找到相关内容861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演慈法师:弥勒信仰概述(1)

    议论纷纷,都以为建筑经台,是供养法宝法器的,也只有香炉峰上,坚硬的柏树才可以采用。当大众把这个意想告智晞师以后,智晞禅师低头沉吟了一会儿,才对大家说:“既然那些柏木,是山神所护持的,那么,你们就千万...

    演慈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405171697.html
  • 以憨山为例探究晚明佛教之“复兴”内涵

    功夫。即此目前一切声、色、逆顺爱憎境界,一一透得过,便是真实悟门。即此悟处头头法法,便是真实佛法。非是听座主撞钟击鼓,登华座,开大口,学野千鸣,侧目低头闭目披衣时,方为佛法也。」[52]他说何谓真切...

    见晔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4181173050.html
  • 满眼菩提树 心似满月明——解读马明博“菩提树下”系列作品

    的动作规范对于一个修行的人是多么地重要。“比如,行。走路时,应目视前方七尺,不可左顾右盼,不可低头仰视。穿着海青行进时,应该双手结印当胸。穿着长衫行进时,应该双手下垂,自然摆动。行进间,双手不可置放腰...

    峻毅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12273383.html
  • 唐湘山宗慧禅师《牧牛歌》析论

    ,照顾精明,狂机偶触莫容情。收放鞭绳知节侯,久久功成。  三、受制。渐渐息奔波,牵过前坡,从容随步性平和,度水穿云虽自在,且莫随他。又向那山窝,细看如何?低头缓步慢逶迤。须用鞭绳常管顾,定不磋跎。  ...那山窝,细看如何?低头缓步慢逶迤。须用鞭绳常管顾,定不蹉跎。  右受制  久久用功深,自在泉林,芒绳轻系向清阴。任性回头不着力,息却狂心。  又且看浮沈,细究幽寻,收来放去别无侵。还把绳头松又紧,一刻...

    蔡荣婷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9390673977.html
  • 白居易诗中庄禅合论之底蕴

    行便是真修道,何必降魔调伏身(卷廿七)  大和四年<偶吟二首>之一云:静念道经深闭目,闲迎禅客小低头。(卷廿七)  大和六年<自咏>诗二:随分自安心自断,是非何用问闲人。(卷廿七)  大和七年<自咏>...

    萧丽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12174034.html
  • 《心经》的人生智慧

    痛苦、病变的痛苦、死亡的痛苦;由社会环境引起的爱别离苦:即亲爱的人不能厮守在一起;求不得苦:是所求不能如愿;怨憎会苦:是怨家路窄,低头不见抬头见。以及五蕴炽盛苦:即五蕴身心不平衡的痛苦。 坏苦:是指...

    济群法师

    论坛精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53375739.html
  • 明记宗旨 建立目标 不忘发心

    有佛;举头仰看,上方有佛;低头伏地,地化为佛;以手覆面时,手十指皆化为佛。老母闭目,心眼即开,见虚空中一切化佛满十方界。此相现时,舍卫城中有二十五旃陀罗女、五十婆罗门女及诸杂类,并末利夫人宫中合五百女...

    学诚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142477361.html
  • 唐宋佛教文人的风采

    的话后,立刻行礼告退,他说:“禅师门风高峻,我已由侍者得到佛法的入门。”这一次,韩愈不再请开示了。   关于韩愈与大颠禅师的因缘,在《韩子外传》有所记载,世传有:“一见大颠禅师后,文豪毕竟也低头。”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483578596.html
  • 真知在佛门——收听美国之音有感而作

      回答是否定的,因为科学家们从来都不会向困难低头。而为了克服这些难题,他们也确实进行了大量的尝试。其中,有人曾经这样设想:如果有一个比光速还要快的运载工具,人们也就可以像观看电影一样饱览历史的...

    恒毓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5231279190.html
  • 明代宦官与佛教

    " 。而宦官政治下的封建士大夫,多对宦官低头献媚,对其崇佛建寺等举动也采取了容忍、甚至颂扬、鼓励的态度。如,宦官建寺,为作碑记者多为一时名臣,甚至有不少为大学士、首辅。在寺碑中,撰碑者几乎无一不对宦官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22253279937.html